
2025年8月27日,大众日报“党风廉政”专版刊发《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 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全文如下:
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
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图为东营市河口区纪委监委针对黄河流域河道湿地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人员在黄河故道了解相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是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赋予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的监督利器。《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应当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
2025年6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同步施行。监察法明确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监察法实施条例充实监察建议等制度,对提出监察建议的情形予以具体列举,健全督办机制,充实监察建议书内容、明确监察建议工作要求,增强监察处置的刚性约束。
树牢法治理念
增强刚性约束
纪检监察建议是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方法。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十二届省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加强类案分析,找出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深化改革、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全会和省纪委全会部署,深刻把握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修改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其中充实监察建议制度等内容,按照“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要求,树牢法治理念,提高专业能力,做实精准分析研判、严把制发标准、强化督办评估等重点环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建议提醒纠偏、源头治理作用,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监督提质增效。
为提升运用纪检监察建议规范性,确保建议使用更加严谨、权威,省纪委监委制定《省纪委监委机关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办法》,进一步明确建议“必发”“不发”情形,从制发程序、职责分工、督促整改落实等方面细化具体举措,并将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对被建议党组织(单位)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巡视巡察、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推动被建议党组织(单位)扛起责任、真改实改,力求纪检监察建议靶向发力、务实管用。
严把纪检监察建议起草制发、监督整改、评估质效关口。临沂市纪委监委制定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办法,建立纪检监察建议工作评查机制,每年年初对全市上一年度制发的纪检监察建议及整改落实、整改评估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将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活页,作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内容。威海市文登区纪委监委将质量意识贯穿纪检监察建议起草全过程,明确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前与被建议党组织进行充分沟通,并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建议形成后,由案件承办部门与相关综合部门进行联合评审,针对建议制发的必要性、规范性会商研判、精准把关,着力提出准确性高、专业性强、可落实的建议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
精准靶向施策
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在研究提出监察建议过程中,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加强分析研判,保证监察建议质量。
“纪检监察建议不能只是跟着案子走,而应奔着问题去。”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从政治上看问题,坚持全周期理念,从人上找原因、从事中挖根源、从制度上查漏洞,列出问题入木三分,剖析根源发人深省,提出建议切中要害,确保纪检监察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一纸建议”变成“监督利器”。
以德州市为例。该市纪委监委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聚焦个别公职人员违规为管理服务对象指定或变相指定第三方服务机构收取回扣等问题,从查办的典型案件中抽丝剥茧,深入分析研判,并与审计等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研讨会商,深入挖掘被建议党组织存在的权力运行风险点、制度机制漏洞等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全方位剖析原因,找准“病根”、点准痛处,精准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切实做到“量体裁衣”。
把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作为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重要手段,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的“前半篇文章”与举一反三、以案促改的“后半篇文章”结合起来,既“医其受病之处”,又“塞其起弊之源”,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监督、办案、教育、治理贯通融合,实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进一域治理的效果。
滨州市纪委监委聚焦学校食堂食材招投标、采购验收、膳食经费管理等环节,在查办案件的同时积极谋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向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完善监管机制、补齐制度短板、加强源头治理。该市教育局制定出台《滨州市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办法》,与市司法局、市卫健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滨州市中小学生集中就餐饮食健康管理条例》,从源头治理“校园餐”领域问题乱象,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以小切口做实推动治理大文章。
据了解,通过“校园餐”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滨州全市创建省级营养健康食堂87处、省级“星级食堂”39处,中小学规范化食堂达标率、“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全流程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格局。
不囿于滨州,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紧盯发现的个性、共性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案发部门单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督促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推进治理。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360余件,有力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转变。
完善闭环管理
提升整改质效
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只是“开方”,抓好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方能“祛病”。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监察机关应当跟踪了解监察建议的采纳情况,指导、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推动监察建议落实到位。
近日,济南市纪委监委围绕适用情形、建议质量、文书格式、审批程序、跟踪督办等方面,对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的纪检监察建议进行抽查评查,通过评查对相关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建议质量。
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监督利器,必须坚持严肃性、提升规范性、彰显权威性。实践中,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整改“挂空挡”、效果“打折扣”,以及“一发了之”等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建议的执行落实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建议督办、回访、评估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被建议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构建查办案件、剖析问题、制发建议、督办问效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有声”,助力纪检监察建议提质增效。
聊城市纪委监委针对查办的水利系统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从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监督责任缺失和干部职工纪法意识松懈等方面精准向市水利局提出纪检监察建议。
进一步扛牢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党纪学习、深化警示教育;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规范水利规划管理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在收到市水利局反馈的整改报告后,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近距离优势,针对整改报告列出的整改措施,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跟踪督办,逐项对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全面“体检”,对整改不到位问题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确保纪检监察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见成效。
严格整改成效验收把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跟踪督办、质效评估、常态监督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建议“含金量”。济宁市纪委监委牢牢牵住整改主体责任“牛鼻子”,紧盯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对督导检查发现的整改不到位、不彻底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函,进一步压紧压实整改主体责任。龙口市纪委监委加强对被监督单位整改情况全周期监督,建立纪检监察室牵头,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参加的“1+N”跟踪监督机制,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检查、综合评价等,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问效,切实解决“纸面整改”等问题,确保整改常态长效。
一份份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建议就是一件件“有力武器”,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把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加强“三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好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效,一体推进“三不腐”,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为“走在前、挑大梁”提供有力保障。(鲁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