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纪检监察》丨乳山市纪委监委:优化监督路径 管好集体“三资”账 |
乳山市纪检监察干部向村民了解集体“三资”相关情况。时欢 摄
“村里按时把收益分给咱老百姓,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前不久,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1068名村民拿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分红,村委会主任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给村民交出明白账。
收益分红的按时兑付,得益于乳山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整治中,针对发现的村集体在资金投放、收益分红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市纪委监委与市委巡察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审计局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挑选专业骨干组建集体经济组织联动审计小组,对15个镇街30个村“三资”管理情况开展首轮联动审计监督。结合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建立“红黄绿”风险分级监管机制,解决“三资”管理粗放等问题。
“为精准划分管控层级,我们打造‘智慧农经+智慧监督’预警平台,运用大数据,明确‘红黄绿村’管理比例为1:5:4。”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钟红日介绍。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将全市601个行政村160余万条“三资”数据全部纳入平台,根据资金使用、费用支出、优亲厚友等16项风险指标,准确评估各村风险级别。对60个红牌(高风险)村,由市级部门提级审计监督,300个黄牌(中风险)村通过市级集中轮训、交叉检查等方式全覆盖检查,241个绿牌(低风险)村由镇街自查自纠,确保监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着眼于规范平台的操作使用和结果运用,出台《乳山市“智慧农经+智慧监督”平台操作规范》,制定包括账号权限管理、数据录入分析等内容的操作指南,组织镇街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实行专号登录、专人管理,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监督效能。
“我们将持续优化监督路径,探索建立行业部门‘智慧监管’+纪检监察‘智慧监督’联动体系,推动解决问题向防范风险转变,让‘治当下’的监督效果,转化为‘管长远’的治理效果。”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巩勋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