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发布日期: 2020-07-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家规》   字号:[ ]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办学方面,他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的先驱,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很多弟子成为国家栋梁。《论语》是将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后经过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儒家经典。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注解《周易》,作《春秋》(另一说法是《春秋》为无名氏所作,由孔子修订)。

       孔尚贤,字象之,号希庵,孔子第63世孙,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袭封衍圣公。袭爵之初,他立志要“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恩,下不负所学”。万历十一年(1583),孔尚贤为了规范族人言行,他在先祖遗训和反思自身的基础上,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成为此后孔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家规家训。

       家训故事

       春秋时山东曲阜的一座庭院中,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孔夫子立于院中,语重心长地对充满稚气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段父子之间的经典对话,开启了中国家训史上庭训的先河。

       孔子推崇尧、舜、文、武之道,精通周公礼乐制度,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长盛不衰的儒家学派,被后世尊为“圣人”。孔子认为,君子修身,必须择善而从,谨言慎行,率先垂范,才能引领风尚。他在《周易·系辞》中强调:“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孔子的这些主张,不仅被世人广为接受,也被其族人世代传承,对孔氏家族家风家规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孔氏家族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创造了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迹,其中的秘密,就在其后世子孙世代传承的家规中。在传统家规的熏陶下,孔氏家族人才辈出,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人物。

       至有明一代,孔氏族人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早已遍布全国。如何管理这一庞大的家族,更好地约束族人,传承先祖的遗训,成为孔子第63世孙孔尚贤面临的首要问题。

       孔尚贤为吸取教训,不负祖训,约束族人,颁布了孔氏家族第一部完整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

       这部《孔氏祖训箴规》条例共计10条,其中不乏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将“崇儒重道,好礼尚德”等孔门传统作为家规的重要内容,要求孔氏后人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克己秉公”“读书明理”“勿嗜利忘义”等家规。在孔府院内,衍圣公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在孔府的大堂和二堂,在大堂与二堂连接的穿堂厅内,有两条长凳,本地人称为“冷板凳”。关于孔尚贤和“冷板凳”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

       严嵩因贪腐案发而被弹劾,朝廷要将其治罪。为此,严嵩打算专程到孔府请孙女婿衍圣公孔尚贤出面为他说情。权倾天下的严嵩,因其倒行逆施变成万民唾骂、朝野共讨的罪臣,他想通过衍圣公作为圣人之后的特殊身份,到嘉靖皇帝那里为自己说情。

       严嵩匆匆地赶到孔府后,经仆人禀告多时,仍不见回音,就坐在穿堂厅的红色长凳上,烦躁不安地等待着。严嵩坐等了一天,衍圣公孔尚贤不徇私情,始终不予接见。严嵩无功而返,没多久即被朝廷查办。关于此事,后人有诗曰:“敦实红漆阁老凳,观者嬉笑讽严嵩。权奸当道多显贵,身败难求衍圣公。”这就是有名的“冷板凳”的故事。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孔氏族人诗礼传家、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优良家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八德之训、孔尚贤的《孔氏祖训箴规》培育了孔氏族人温文尔雅、正直无私的品格,也塑造了他们崇德尚贤、廉洁礼让的风尚。孔氏家族之所以历代受到人们崇敬,与其对优良的家风、家规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他所散发出的伟大的思想光芒,至今仍在照耀着我们不断前进。

       家训名言

       ◇原文◇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解读◇ 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不学习《礼》是难以立身做人的。

       ◇原文◇ 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

       ——《孔氏祖训箴规》

       ◇解读◇ (孔氏子孙)凡是有职务的官员不可独断专行。

       ◇原文◇ 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门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孔氏祖训箴规》

       ◇解读◇ 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向来是孔门传统。作为孔氏子孙,不能嗜利忘义,不能做出有损祖先德行的事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