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廉政时评丨带头过紧日子 答好节约考卷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新增“带头过紧日子”“腾出资金用于民生”等内容,在强化公函制度刚性约束、系统整治公务接待领域突出问题、精细化管理降低食品浪费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对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
带头过紧日子,要拒绝口号式表态。党员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真抓实干。新修订的《条例》以反食品浪费等为主旨,新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要求,明确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等多个维度设定评估指标,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实打实的行动把“过紧日子”从道德倡导变为制度刚需。
带头过紧日子,要杜绝形式化节约。形式主义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只会让工作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把监督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与纠治“四风”相结合,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等加强审批、监管,织密纪委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形成监督主体互联、监督手段互补的治理格局。
带头过紧日子,要警惕隐蔽式浪费。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曝光的数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印证了“过紧日子”必须动真碰硬。各级各部门既要整治看得见的铺张,更要盯紧隐蔽式的浪费。新《条例》“严格执行公函制度”直击“无公函接待、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隐形接待”等灰色地带,让公务接待不规范等行为无处遁形。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学习新《条例》剖析典型案例,强化“公款姓公”意识,去除公款消费隐形外套,让财政资金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
从《朱子家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勒紧裤腰带搞建设”,这些穿越时空的至理名言,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蕴含着治国安邦、社会和谐的道理。只有每个公章都谨慎行使权力,每位干部都当好“节约管家”,才能将紧日子的“节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开源”,才能让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在现代化征程中绽放新的光芒。(乳山市纪委监委干部 于小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